青春歲月之激情燃燒 ? 交口縣水頭鎮后水頭村大學生村官 黨支部副書記 王彥靈
| 招商動態 |2016-12-14
風雨歲月青春美 家鄉田野情自真
金秋十月,碩果累累,在這個收獲的季節,我光榮的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,任職交口縣水頭鎮后水頭村黨支部副書記,成為基層干部中的一員。我知道人生的新篇章,將從這個十月開始書寫,人生新夢想也將從這個十月開始新一輪的跨越。
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,由于專業知識不對口,對農村情況不了解,我到村工作后,首先從四個方面加強學習,盡快投入工作。一是向領導、村委干部學習,學習他們分析問題、處理問題的方法,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。二是向黨員、農民群眾學習,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,學習農業知識。三是加強理論學習,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,每天收看新聞,加速知識的更新,學習農業專業知識,經常閱讀有關“三農”問題的報刊、書籍,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質,為工作的開展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。四是多思考、多觀察、多深入到群眾當中去,了解人民群眾真正的需求,從根本上幫助貧困人口脫貧,作一名讓老百姓滿意的村官。
我任職的后水頭村位于交口縣西部,全村共有277戶,1040人,現有黨員60名。為了使自己很快進入角色,盡快完成從大學生到村官的角色轉換,我對全村72戶貧困戶,170口人進行了逐家逐戶地走訪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貧困戶馬學平家。一間破舊的小窯洞里,屋子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。馬學平今年59歲,因十多年前患有肺氣腫而喪失了勞動能力,由于肺氣腫,他每晚咳嗽不止,整夜不能入睡,整個人顯得那么消瘦,身體虛弱,以至于都無法去院子外走動,只能整日躺在炕上,妻子王鳳英一個人操持著整個家。為了省錢,馬學平每天只吃兩次藥(醫生要求一天吃三次),有時候僅僅吃一次,因為自己家庭的收入已經難以負擔起巨額醫藥費,醫生建議他住院治療,但他堅決不去,因為家里已經沒有錢讓他住院了。當說到這些時,他的妻子已經泣不成聲,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,如果不深入貧困戶家庭,真的不知道他們的生活如此貧困。看著他破舊的房子和滿是補丁的褲子,我默默告訴自己,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這些貧困戶脫貧,使他們過上“病有所醫,老有所養,住有所居”的幸福生活。
在深入走訪貧困戶、與兩位班子座談的基礎上,我認真研究分析了致貧原因,幫助制定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規劃。食用菌產業是交口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。后水頭村也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和獨特的溫涼氣候,村兩委成員緊跟縣委、縣政府的步伐,通過多方考察,利用招商引資幫助村民成立了鴻盛源種植專業合作社,大量種植香菇,充分利用村里的閑散勞動力,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為了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帶動力強的特點,我與村干部、食用菌負責人討論通過讓貧困戶與食用菌負責人簽訂合同,整合扶貧資金對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給予更大力度的扶持。
作為剛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,剛到農村時,面對陌生的一切,我的確感到過茫然,然而各級領導和組織部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溫暖著我,村委干部們一心為民的精神感動著我,村民們的樸實和熱情感染著我。如今,我已被這片土地深深地吸引著,我要牢記組織部領導對我們的諄諄教導,不怕吃苦,不畏艱難,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,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中,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。
